首页

自缚的下场

时间:2025-05-30 05:07:19 作者: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开幕 浏览量:14483

 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徐婧 陈杭)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(简称“2025京杭对话”)2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。活动现场,“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”启动。

  近年来,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显著,沿线城市通过创新方式不断擦亮运河文化名片。开幕式上,海内外学者嘉宾围绕艺术创作、历史文化、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分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成果和经验。

5月29日,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
  “中华民族有两个最骄傲的艺术作品,一个是长城,一个是大运河。”艺术家、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自小长在大运河流经的山东,对运河感情颇深。他表示,中国大运河的故事需要更多人讲述,“虽然我的作品走向了世界,但我不忘祖国、不忘传统文化、不忘大运河两岸给我带来的营养。”

 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外籍专家拉斐尔·泽尔贝托称,巴西与中国在运河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契合点。在中国广受欢迎的“卡皮巴拉”水豚原生于南美,巴西与中国可借此深化交流;巴西传统造船技艺面临失传风险,可与中国一样推广运河传统游船旅游项目,保护传统造船技艺。

  “在当代,人们需要联动中外运河城市,以多元形式讲述运河故事。”文化学者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提出,如今讲述大运河的故事,要丰富表现形式,用形象、色彩、语言和影视,共同组成大运河传播绚丽多彩的光谱。

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自2019年创办以来,推动了北京、浙江和杭州等运河沿线省市的交流交往。2025京杭对话以“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”为主题,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、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、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。活动还发布了“京杭对话”大运河吉祥物IP、“京杭对话”大运河潮玩IP和《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》等创新成果,助推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两岸师生在台北乐享音乐与体育

这是全国首部省级人大常委会专门规范商事调解的地方性法规,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,探索既有中国特色,又与国际接轨的商事调解制度规则,促进浦东新区商事调解发展。

协同联动发展长江经济带

近年来,阿克苏地区依托“丝路古龟兹 神奇阿克苏”文化和旅游品牌,通过举办“多浪·龟兹”文化旅游节、环塔拉力赛、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大型品牌活动及阿克苏市梨花节、库车龟兹艺术节、拜城温泉节等“一县一品”文化旅游节庆活动,进一步扩大文旅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。(完)

习近平向“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”纪念大会致贺电

“通过市场调查,我们又搞起了食品厂生产燕麦,销往浙江、山东等地,供不应求。”吴洪兴转型在食品厂负责生产工作,“化工厂的几百名员工,在本村尽量转岗安置,食品厂也安置了一部分工人。”

业界呼吁:从应用端撬动万兆光网发展

2022年,青海省地表水出境水量658.84亿立方米,比多年平均偏多9.6%。其中,黄河流域地表水出境水量285.56亿立方米,长江流域203.16亿立方米,西南西北诸河170.12亿立方米。

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会见王毅

为加强行人对道路安全的意识,警务处交通总部在7月31日至8月11日期间,在全港多个地点进行宣传教育,呼吁市民遵守交通规则,注意道路安全。其后,警方于8月13日至9月2日期间,在全港174个人车繁忙的地点,展开针对行人违例事项以及不负责任驾驶行为的严厉执法行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